top of page
4393328_91475 [轉換]-01.png

章成禪師對你說

文章不定期更新,歡迎訂閱電子報以獲得最新文章消息。

《「總覺得自己不夠好」,並不會讓你變得更好》

人偶爾會覺得自己不夠好,尤其在做不到自己想要的表現時,這很正常;可是,有些人是「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」、「總懷疑自己不夠好」。這種心情如果一直不能消除,那就要注意了,因為這種「插自己刀」的習慣不但不會讓你變得更好,反而是讓你走向「一失足成千古恨」——讓你有一天去闖禍的能量狀態。

怎麼說呢?因為這種心情累積到了一個臨界點,有一天就會突然失去理智,覺得某件事「是我應得的!不想再覺得自己沒有資格」,然後就去下手了。例如突然狠下心決定去搶人家老公、挪用公款、或者去害一個人。可是因為自己平常不是這個樣子的人,執行起來手法生疏、瞻前不顧後,所以就容易發生類似「失風被捕」的結局,人生於是就毀了。監牢裡面會在手臂上刻「小良」(恨)的人,許多其實是因為這樣的一時衝動才闖禍的。但那個「一時衝動」的背後,其實是因為有太多「總覺得自己不夠好」的負能量累積。

也就是說,「內心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」而狠下心去搶人家老公的小三,其實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坐上正宮的位置。因為要坐上那個位置,可能需要除了美色之外的其他條件和能力,她覺得構不著那個門檻,就決定躲在陰暗的角落,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,用美色去搶了。

「覺得自己不夠好」的終極版本會演變成「因為我不夠好,所以我也不要你好!」也就是所謂的「玉石俱焚」。走到這一步,就真的是掉入地獄了!其實他在清醒的時候也不想要這樣子,也想要改變,因為自己也意識到那樣很可怕。可是當他狀態不好的時候,就沒有辦法HOLD住自己,內心那個惡魔破閘而出,就會說「我要跟你們同歸於盡!」於是就真的做出失去理智的行為。

那麼,為什麼會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呢?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,其實是因為自己一直在跟某些人比較,一直想要比某些人更好;可是同時,他又不是有耐心去腳踏實地耕耘的人,所以內心就經常有著「心虛」和「自我批判」,不斷在交錯著出現。

而不腳踏實地的人會有一種特質,一看到人家擁有自己想要的,會有一股慾望,就想要直接搶過來。雖然理性或禮教會阻止自己這麼做,但是心情就會鬱悶、會有情緒,所以不但沒心情做好手上該做的事,更會掉入嫉恨的情緒,開始扭曲事實。例如他會不承認別人之所以在那個位置,或有那個成就,是有人家努力和付出的過程;反而會找很多理由去認為別人沒有資格擁有那些(也是自己想要的東西),覺得自己有去批判和奪取的正當性。如果這種認知一直強化下去不改變,最後便會產生攻擊性的行動。

所以怎麼辦呢?當你發現自己心裡正在不甘心的時候,不妨自問:不管別人獲得了什麼,這跟我有關係嗎?我是否正在藉由對別人的批判,逃避掉對自己人生的責任呢?我有腳踏實地去為自己該做的事付出嗎?

而如果你身邊有一個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,他最需要的是,知道你不會放棄他,並且感受到你總是相信「他做得到」。但是這不是陪他一起作夢,而是實際地跟他一起商量,找到適合他自己的方法,鼓勵他一步一步地去做;還要常常提醒他減少去跟別人比較,多付出心力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。這樣慢慢地,當他開始從腳踏實地的生活中,感受到經由一點一滴付出,產生一點一滴收穫的喜悅時,那個纏繞不去的「覺得自己不夠好」的幽魂,就會不知不覺自動消失了。

雖然我們一般人,不至於因為「覺得自己不夠好」而累積成搶奪心態(羨慕、嫉妒、恨),但多多少少,我們也會被嫉妒或批判別人的情緒拉住,耽誤了自己該「一步一腳印」,實際去耕耘的步履。那麼可以怎麼辦呢?其實,每個人都可能認識一些不會羨慕別人,只求做好現在該做的事,每天一步一步在勤懇累積的人。你會發現他們比較不會有「覺得自己不夠好」的情緒,那就是比較腳踏實地,也就是一個比較健康的人。你不妨多去親近這些人,感受他們的氣質、多向他們學習、多聽他們講話、甚至跟著他們一同做事——這就是「近朱者赤」。慢慢地,你會將這些「典範」放在你心中更重要的位置,你的心態就會逐漸地跟著改變了。

※文章歡迎分享,請註明出處連結 -----學習智慧,生命不浪費-----

圖:京都 永觀堂

​連結已複製!

4393328_91475 [轉換]2-01.png
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畢。經歷自基督教、佛教、新時代身心靈課程之洗禮,已實修四十多年、專注於樸素禪修三十餘年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