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問:我覺得在我裡面有兩個部分,一個部分說:我現在這樣就很好了,我已經很幸福了。另一個部分卻說:我應該要去達成什麼,人生不只是這樣。這兩個部分一直在交替出現,我感覺很矛盾,該怎樣有更高層次的智慧去看待這兩者呢?
老師:現在的靈修圈,會把自己吉光片羽的體悟拿出來作為整體生活的指導原則,這樣是行不通的。因為「你自己」是多層次的,你的腳還踏在這個地球上,你還在拿老闆的薪水,你還在扮演著很多角色,也還在靠很多人的貢獻活著。所以你要怎麼帶領你這個多層次的自己成為一個整體,讓每個層次的經驗都對「整體」有貢獻呢?只喜歡在所謂的「開悟」層次去談論,那是不行的,其實,那就是不開悟。
就你的問題,讓我給你一個暗示:也許人要找到自己認為最珍貴的事物,人生的整合從這個起點開始才是可能的,讓內在的分裂消失的Key point,也許就是這個。
如果你在人生中無法真的感覺到什麼是珍貴的,你的人生無法整合。上次另一位同學也問到:「人想要自我實現,可是又有很多恐懼無法超越。」我說:「不用一直探討恐懼,你要找到非做不可的理由。」如果有非做不可的理由,人就會整合了,不是把恐懼研究得很清楚就會跨越恐懼。甚麼會讓人真正的整合?是當你真的意識到對你的生命而言什麼是最珍貴的時候。
在心靈成長的過程中如果你能走到這一步,這一世的功課就完成三分之二了。「想要守護我覺得最珍貴的」,與「想要去要我羨慕的」,兩者出來的力道截然不同。很多上心靈成長課的人就像一個空殼子,問東問西的,看似甚麼都很想要,卻又臨陣脫逃。然而,對你來說什麼是人生中最珍貴的?這無法透過別人告訴你,你必須放下你的欲求,在生活中用心的去體會、感受,然後你的人生會告訴你答案。如果你知道了這個,你跟你的天命也整合了,跟你的高我也就合一了。
文字來源:「與佛對話」班紀錄改寫。老師:章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