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看過一種人?每當他們明明可以享受人生的時候,卻常常聽到他們在抱怨,或談論當年有多苦。
這種狀況在老人家的身上特別明顯。例如你明明已經帶他到國外去泡溫泉,或是年節的時候送給他好吃的東西,可是當他拿著那個你給他的東西時,卻總是會吃著吃著,就掉下眼淚說,小時候過得有多麼辛苦。或是明明泡在五星級溫泉旅館的名湯裡,他的話題講得都是以前誰對他有多不好、誰又是怎麼樣虐待他的等等...。像這樣的老人家,雖然他現在已經有錢、兒女也都成材了,但是他的意識卻還是一直習慣在那條「怨恨之線」(註1)上振動著。
由於他們總是在人家對他們好的時候,看似「觸景傷情地」哭訴自己過去的辛苦,所以有很多晚輩就會從「可憐」的角度去心疼他們,而沒有去注意到一件事情:其實這種老人家在另外一方面卻有一個特徵,就是總會把錢用在「做面子」上面;非常在乎跟「面子」有關的事情。例如他們會一直逼小孩子去拿博士、嫁醫生;或是當他們出去跟人家聚餐,覺得自己小孩的成就不如人的時候,回到家裡來就會對孩子有氣,就又開始唸他說為什麼當初不聽他們的話去考醫科、為什麼不找個會賺錢的男朋友交往等等...。因為他們是想要讓他們心裡面所怨恨的那些人後悔,把他們比下去(其實很多是自己的玻璃心所投射出來的);他們很想要對記憶中的某些人說:「誰叫你們以前看不起我、不好好對我!」
其實,當一個人有錢了,只要好好地拿這些錢,讓自己活在享受中就好了。可是他們並沒有學會享受,每當去到了一個美好的地方,或正是花好月圓的場景,他總是會想起那些「必須要讓他們後悔」的人,讓自己的思緒飄進要跟對方比輸贏的想像裡,而萌生情緒。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,你要認出來這是「情緒伴侶」的一種(註1)。因為他們不自覺地,一直要讓身邊的人跟著他的負面情緒共振。
不過,大部分的人如果有錢了以後,想把錢拿去買名車、買豪宅,然後想要衣錦還鄉給人家看看,其實這樣的心態也是一樣的。如果你有這種心情,那表示你其實還是活在「悲」的情緒裡面,並沒有真正的去享受豐盛。可是如果你真的跑去以前的同學、朋友面前「衣錦還鄉」,你會發現人家心裡想的其實多半是:「哼,你還不是走了什麼狗屎運才發的,有什麼好張揚的?雖然你有錢,但是我們要去的地方不歡迎你了!」或是:「既然他發達了,也把我們比下去了,那就來跟他揩點油水吧!」。這些「衣錦還鄉」的人在還沒有學習到如何駕馭金錢和人性之前,發現親友原來是這種心態以後,就會覺得很受傷;可是當他回到有錢人的圈子去,又發現很多比他更有錢的人仍然覺得他是個小咖,也瞧不起他。於是他明明有錢了、成功了,他還是不開心。
很多演藝圈的明星正是這樣的處境。當他終於成名了、出頭天了!就想證明給他心裡面的那些,過去不看好他的人看。(這就是在「怨恨之線」上振動)結果那些人事實上是更討厭他了。而因為當紅,他有機會進入了更上層的交際圈,可是那些大老闆又覺得:「我們都是幾十億、幾十億在賺,你不過賺個一兩億,有什麼了不起?而且你還不是靠著年輕有美色才紅,又能紅多久?」有錢的富豪對他們這些竄出頭的明星其實是這種態度的。講得更白一點就是:「大爺有錢就可以叫你來唱歌跳舞,甚至陪吃飯,你們不過就是這樣。」所以他們就會很受傷,因為自己明明那麼努力,經過了多少堅持和犧牲,才熬出頭的。可是在那些政商名流的圈子裡面社交的時候,他們知道別人就是這樣在看自己的。
總之,很多人賺到了錢,他還是在情緒裡面一直想去證明自己;甚至有些人沒有錢,他也想要用各種「貼金」的方式去「走路有風」,來平衡他的內心曾經烙印下的渺小感。例如為了在比較低的人面前能夠趾高氣昂,就得在高的人面前鞠躬哈腰當奴才,來換得這些威風時刻。這些都是讓自己活在情緒裡面;也就是活在他的傷痛、他的不甘心裡面的人。
所以從這裡你就會看到一個事實:人生並不是有錢沒錢,在造成你的「想不開」的。你的想不開,是因為你在人生中遇到了一些人,有了怨恨以後,你跟那些記憶中的人事物,結為「情緒伴侶」了!只要你一直在那條「怨恨之線」上振動著,無論你將來多有錢或多有名,你都不會快樂的。
那麼,會跟某些記憶中的人事物結為無形的情緒伴侶,然後一直被這些陰影牽絆的人,要怎麼擺脫這樣的狀態呢?這是需要我們很坦承地來反省一些事情的,所以接下來的這些話,可能會是「逆耳忠言」喔。
當人來到了一個舒適圈,待了一陣子以後,你知道他會開始變成怎樣嗎?他會開始「進入理所當然的模式」,然後開始要求別人。整個社會也是一樣的,為什麼很多人會說,以前戰亂的時代,人對於任何事物都很珍惜,可是當承平時代來了;日子一久,人卻愈來愈常在抱怨?
這幾乎是個不變的法則,高靈說:當人跟人混熟了以後,就會開始要求。
也就是說,對於你現在所擁有的生活,你習慣了以後,就沒有了太多感覺,甚至原有的幸福感就會遞減,所以你就會開始出現更多要求。可是一旦人變成了常常在要求,他不自覺地就會變得愈來愈容易有情緒。因為宇宙的吸引力法則,只會為他吸引來更多「不滿足」的感覺。
所以當你熟悉了所謂的「平凡的日子」,把很多事情當作理所當然了以後,你就很容易開始進入「要求」的模式裡,而這種方向就會去開啟所謂的「地獄模式」:你會愈來愈容易有情緒;然後外在的關係就漸漸地被這樣的心態給摧毀。很多夫妻關係就是這樣子走下坡的。
那這個「要求」的心態與所累積的不快樂,就會讓一個人也變得容易去追究過去,會愈想愈覺得過去曾經受的氣,現在想起來還是很生氣;過去所受的委屈,現在想起來還是很委屈。或是當初如果不是那件事,我現在的人生可能會更好...。於是你就會覺得,過去在某些事情裡面所受的傷,原來到現在都還沒有好。
其實這些都只是很逼真的幻象而已。因為如果你的現在真的過得快樂、對生活由衷地感覺到感謝,那些「傷」自己就會不見了、那些「氣」也早就蒸發了,根本沒有什麼需要一直去療癒、一直去彌補的。
就像有的老人家退而不休,每天過得很充實,他還在兼課;還在作育英才。都一把年紀了,他也經過貧窮和戰亂,可是你若跟他提到過去的什麼事情;誰害過他呀、騙過他呀,他記得,但是他的心情是很輕鬆的。他會笑著說:「唉啊!都過去那麼久了,有什麼重要呢?」
反之,也有很多老人家,明明下一代都成長得很健康順利,也有正正當當的工作,經濟也不需要他擔心,他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去好好休閒娛樂。可是他就是要整天管東管西、嫌東嫌西,永遠有無止盡的看不慣和擔心,讓下一代一定要照他的意思去做。然後逢年過節你只要想多陪陪他、跟他多聊聊,他絕對很想要抓著你,把他那個幾十年前的陳年故事,再講一遍(而且講得時候可以聲淚俱下,宛如昨日才發生)
所以真正能夠讓一個人,不再和記憶中的某些人結為「情緒伴侶」的方法,其實就是在自己的「現在」,真的能夠去「看見感謝」,而不是無意識地處在「要求模式」當中。
「看見感謝」的意思是「看見你當下的豐盛」。當你確實在現在感覺到豐盛,你會發現什麼過去的事你都可以一笑置之、你都可以有容乃大。為什麼呢?就像一個人現在如果是個大富翁了,還會在意以前遺失過的小錢包嗎?所以高靈說,為什麼「人要活得豐盛」?(註2)這真的非常重要。因為你如果真的發自內心地有豐盛感,你的貪嗔癡都馬上煙消雲散了。
然而這並不是很容易的事,如果容易,就不會有一堆人明明很有錢,還把自己活得那麼負面了。可見「豐盛感」跟金錢數字沒有必然的關係,並不是你拼命去賺錢就能夠掙得的。那麼這個「豐盛感」怎麼來呢?就是要從「由衷的感謝」修起。
修行的最基礎,其實不是打坐觀呼吸,也不是所謂的「觀察念頭」,而是要修「感謝意識」。因為如果你的頭腦很容易跑到貪嗔癡去,任何你所從事的「修行」都一樣會被這個貪嗔癡毒化,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愈修行愈貢高、愈吃素他愈固執。
「感謝意識」不是一種道德上的「念頭」,好像用一些心裡的話去說服自己說「我應該要感謝」。「感謝意識」是一種會讓你覺得很溫暖、很盈滿、感覺到被充分愛到的「意識狀態」。事實上,它是開啟天堂意識的鑰匙。在「奉獻」(註3)這本書裡面,足足花了半本書的篇幅,仔仔細細的去談如何在生活的各種事情上,去發展出這樣的感謝意識。所以它絕對不是一件你聽了覺得美好,就可以馬上做到的事情。
然而當你可以修成這個「感謝意識」的時候,它會讓你每天都能夠自然而然地看見值得感謝的事情,以及遠離病痛。所以你會覺得日子愈過愈輕鬆,好像每一天都一直在感覺到被愛;被這個世界好多好多的人事物給愛著。
而愛是會給你「能量更新」的東西。這就是為什麼當你熱戀的時候,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你變得容光煥發。「感謝意識」就是會讓你一直看到自己被愛的一種「覺醒」。當你的這個覺醒已經很穩定地出現在每天的生活裡的時候,你會體驗到一種「天天都被能量更新」的煥發感,就好像睡得很好那一天,早起時會有一種喜悅的清新感。那這個叫做什麼呢?高靈說,這個才叫做「日日是好日」。
「日日是好日」是一句很美的話,不過那是當你能夠時時能量更新的時候,才真正能夠體會到的。
而當你可以「日日是好日」的時候,你會發現自己也真的很容易遇到好事、頻頻發生好事,這也是基於吸引力法則。所以你又會常常覺得自己為什麼會那麼幸運、那麼幸福!然後你就會很清楚地看到,自己對這個世界所付出的,與所得到的一比,實在是不成比例的。這種心情就像是你買到了一個你知道很棒、很難得的東西的時候,雖然這個東西是你用錢去買的,可是你卻清楚這個東西的好,絕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。你就會有一種滿滿的感謝的心情,不是嗎?
如果你每一天的生活,就像是有很多很多;錢再多也買不到的東西,可是你卻一直在得到,那麼這份喜悅的能量有多飽滿啊!那你還需要療療癒任何的傷嗎?你還可能跟記憶裡的任何人過不去嗎?不可能的,這些都是不需要的了!在豐盛中所開展出來的慈悲裡,你就自由了。
註1:「怨恨之線」請延伸閱讀「情緒伴侶VS靈魂伴侶」一文。 註2:請參閱「為什麼你的生活必須豐盛」一文。 註3:請參閱「奉獻----打開第五次元意識,看見尊貴、美好的生活」一書章成、M‧FAN著。商周出版社。
※文章歡迎分享,請註明出處連結
-------學習智慧,生命不浪費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