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4393328_91475 [轉換]-01.png

章成禪師對你說

文章不定期更新,歡迎訂閱電子報以獲得最新文章消息。

《你的能量,不要被別人伸手進來拿》----談「介入因果」,及擔任療癒師的注意事項

「蠟燭兩頭燒」是在形容什麼呢?大部分人可能會回答:「就是在形容事情太多,忙到昏頭、身心俱疲了。」然而有些人其實沒做多少事,也常常覺得自己好累,不是嗎?這又是為什麼呢?高靈說:其實這也是因為「蠟燭兩頭燒」的關係,只是這種「兩頭燒」的原因比較隱性、外在看不太出來。當一個人很容易因為外界的影響而情緒波動、心情都是一直被別人的作為所左右、甚至於連看個連續劇都很容易影響情緒,那麼他的能量其實就是一直處在「被消耗」的狀態,所以他就會精神欠佳、身體也不會強健。

像這樣的人明明生活不算忙碌,總也好像一副「蠟燭兩頭燒」的樣子。例如臉色乾枯沒有光彩、眉頭常皺很容易憂愁、身體也彎腰駝背提不起勁。這樣的人也是罹患癌症的高危險群,因為他常常產生負面情緒的波動,使得他的五臟六腑因而經常失調、彼此協調性也不好,所以各種奇奇怪怪的病症就容易找上門,包括癌症。

反過來說,能量不損耗、很能夠持盈保泰的話,也有的人甚至可以能量強到他的身體會發光。這個就是佛畫裡面,聖賢人物身後所畫的「佛光」。那麼為什麼他們的能量可以這麼飽滿呢?因為他們有智慧。「智」就是「能夠運用」的意思。當你能夠運用你的「慧」時,「智慧」流動了起來,這個「流動」就是那道光。

這個「光」也是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的意思。為什麼會講「舉頭三尺」?因為在我們頭頂的正上方,確實有一個和我們的「本靈」連結的「點」,這個點就是「與佛對話」裡面我們曾說的那個「黑洞」(註)----是我們回到合一的蟲洞。當人的能量愈強,也就是一般說的「氣場愈強」的時候,他的這個蟲洞的能量也愈高,所以他去吸收宇宙能量的能力也就愈好,他就更容易去修復自己身心靈的虧損。

(註)請參閱「與佛對話」P.174第柒課:「有終極的解脫嗎?」(商周出版社)

所以愈有智慧的人,他的眼神會愈明亮;你可以看到他的眼睛裡的「神」,甚至是會震攝人的。古時候有很多的祖師爺、道長等等,他們的眼神都很亮。然後弟子在外面受傷了回來,他可以用他的「氣」去給那個弟子療癒。可是當弟子得到療癒後,這個師父的眼神就會變弱,就沒有那麼明亮了。因為他把自己的能量分享給了這個弟子。

所以幫助人最上乘的方式並不是這樣的作法,而是「以心印心」。因為「以心印心」不會消耗老師的能量。什麼是「以心印心」呢?就有點像你有一個APP很好用,你只是COPY一個給人家去用,所以你的APP並不會有任何減損。而那個人只要自己去RUN那個APP,這個APP就會幫助他去處理他自己的事情了。

「智慧」就是那個可以療癒任何受傷、解決人生任何問題的APP。當師父演示某種智慧,讓弟子心領神會以後,這就是「以心印心」了。那麼弟子自己就可以用這個「智慧的APP」去重整自己耗能的系統、強化和本靈連結的那個蟲洞點,於是就更容易地充滿能量、強大氣場,師父就不需要把自己的能量給他。

所以如果是用「氣功」或是「靈氣」、或是類似的方式去療癒別人的人,你自己是會有內損的;也就是對你自己的能量場會有損耗。許多做這些「靈療」工作的人、或是以能量去做身體工作的老師,他們都損耗得很嚴重,因為他們沒有把這些內耗平衡回來,等於是去承擔了過多別人的因果。(因為這些來療癒的人,他們的受傷是有其因果的)所以要用這些方式去做療癒工作的話,你必須要懂得如何把這些內耗平衡回來。至少,你要先守住一條最重要的基本原則:救急不救窮。

如果一個人的生病或受傷的狀況,是因為一種長久的惡性循環所致,而他又不願意去改變這個惡性循環,只是一直來跟你要能量的話,這個就是「窮」。如果你認為你應該要一直去給,而你又是常態性的在從事這樣的工作,你就會吸引來一堆想讓你一直去「救他們的窮」的人。於是你的能量漸漸就會被這些人所吸乾,甚至人家的「癌生態」都會被你吸收過來,使你也得到癌症。為什麼呢?因為在別人的因果裡面本來該他去還的「欠款」,既然你執意要當「金主」,那麼就會變成轉向你、來找你要了。如果在他真的很痛苦的時候,你用你的能量幫他救急一下,然後你就讓他去上課、去學習智慧,讓他自己透過下載「智慧的APP」去轉變他的人生軌道,有這樣配套就是可以的、是安全的。

神佛也會透過一些方式去給人「救急」,例如透過冥想的加持、給予能量水或是其他的法門,但是祂們不會只做這些事。祂們知道:你要真正得到健康,就是要去提升自己的智慧,這樣你的五臟六腑才會在好的能量場下,形成一個善的循環。在這個善的循環下,原先很多的疾病就會自然痊癒了。

為什麼「智慧」會產生療癒呢?因為「智慧」就是一種「清楚」,這份清楚會使得我們不需要再把某些壓力,藏在身體的某些部位裡面,而身體中原先卡住的部分,也會重新流動開來,所以你的疾病就會開始自己痊癒。而隨著智慧的不斷提升,生活中原有的失衡與卡住一一消失,你的人就會愈來愈亮、看起來愈來愈有精神。

在靈修圈裡面,很多人都會喜歡探訪所謂的「能量點」,雖然這些地理上的「能量點」是確實存在的,但是今天要告訴大家一個更重要的知識:「有大智慧在傳遞的地方」,其實是更強大的「能量點」。例如佛陀說法的時候,那個集會的現場其實比大家上山下海去找到的那些「能量點」,是更強大不知多少倍的「靈場」。因為在那個集會裡面,所流轉的是無上甚深的微妙智慧,誰能夠在裡面用心地去跟佛的教導「印心」---也就是用「心」去領會這些智慧,誰就正在為自己的疾病、痛苦、各種身心的束縛...做最根本的療癒與解脫。但不是只有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的法會,才是這麼殊勝的靈場;就本質上來講,只要是一個有在運轉著像佛一樣的智慧的地方,那個地方就是很大的靈場。

為什麼形容它是一個「場」呢?如果你讀過一些佛經就會知道,佛經其實就是佛陀與僧團的集會紀錄。這些集會常常有很多其他的參與者;從有修有證的羅漢,到他方世界遠道前來的各路菩薩,他們也都參與了佛陀的一場場演說,在其中提問或發表心得。所以雖然是由佛陀主講,可是所有人在其中的討論與分享,都會交織成一股智慧的「上昇氣流」,能讓所有與會的人,無論他現在是什麼程度,都能夠有很大的收穫。而人愈多、交流愈多、那個提升所有人的力量就愈周全、愈龐大,所以叫做一個「場」。

相較於以一個個人,總是one by one地用自身的「靈氣」去幫助另一個人;這個以大智慧去帶動起來的「靈場」,它的療癒力量是更驚人、而且又不會有耗損的。所以同樣的道理,你在一個有智慧的老師的課堂上,跟很多有心學習的人一起學習,跟你自己在家裡面看書、修行相比,所得到的效益也一樣不可以道里計。

現在有很多人因為怕麻煩、捨不得花錢或是種種因素,就告訴自己說:我在家裡面自己看書、自己冥想、自己念佛修行,也是可以的。當然,因為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情,誰都會尊重你的選擇。可是你家裡的那個「場」,也許充滿了很多你跟家人糾結出來的負能量、充滿了很多你「東摸西摸」的能量影子、也充滿了你自己很主觀的想法與偏好...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進行一個人的學習,與在一個「靈場」中被更多智慧的交織去啟動與撞擊,究竟哪一個才是事半功倍、會蒸蒸日上的成長方式?答案其實是很清楚的。

古人說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」其實不只是在告訴你「人要去接近好的人事物」,它更是在告訴你:學習也要選擇環境,你的學習才會「事半功倍」。這個「環境」以靈修的語彙來說,就是所謂的「能量場」。你到好的能量場去學習,那不只是會學得更快、悟得更深,你的能量還會因為這個「場」而充電得更飽滿;也就是你的氣場就會變得更強大。那麼即使你回到你那個充滿負能量的家庭或職場去,你也會彷彿有一個更強大的防護罩,讓你可以不像以前那樣容易受到干擾、波動,一直被別人的負能量拉下去,而有能量在裡面做更好的因應和處理。於是你人生原來的坎坷與辛苦,就因為這些更有智慧的處理與應對,而逐漸解套、消失了。

接下來我們要來談另一個重點了。這是特別針對做心靈或身體的療癒工作而談的。我們要談所謂的「介入因果」是什麼?

關於「介入因果」,有兩件事是需要知道的:首先,為什麼有句話說「因果循環」呢?就是在形容所有的事情,你現在所看到它「當下的樣子」,其實都是某一個「重複的循環」的一部份。既然如此,也就一定有某種動力一直在循環著它、推動著它。所以這個「當下的樣子」的背後,是有別的事物存在的。例如你現在看到這個人有狀況,他在受苦,你很同情他「當下的樣子」,這雖然是一份很好的慈悲,然而這個當下的背後是有原因的,是有很多「推動力」在轉動的,這就是你要注意的了。用非常簡化的比喻來說:有一個人就是因為欠了別人的錢一直沒還,才會被追打到你這裡來的,那你現在希望他不要被打,債主自然就會看著你說,那你必須要替他還錢。所以當你說:「我不要讓這個人被打。」當下你就介入人家的因果了,那你得要有能力、有本錢去幫他還才行。這是你要考量的。

其次是:純粹就物質身體來說,任何人與人之間的接觸,能量都會雙向的「交流」,絕對不會只是單向的。也就是說,人與人接觸一定會有一種「能量交換」存在。更何況當你用氣功、用靈氣、用「給予能量」的方式在接觸別人(包括遠距療癒)的時候,由於你的意願更是向對方開放的;你在開放你的能量場給予對方,所以這時候能量的交換就會更明顯。也就是說,那個接受靈氣的人,從你那裡接受了正能量;可是同時,你這個施氣者也會因為接觸對方,而接收到對方的負能量。所以其實你是會有所虧損的,那這也是另一種「介入因果」。

所以如果你是常態性的在做這類工作,你的德行或修行又沒有很好,那你身上的負能量就會愈卡愈多,而形成另一種形式的「蠟燭兩頭燒」。有很多身心靈工作者,他們其實並不忙碌,可是你看他們的神色卻總是有點憔悴,甚至自己偶爾會出現莫名其妙的低潮或意外,然後也得躲起來大休息一番。如果他還是很喜歡用這些法門去跟人家交流的話,這種狀況就會周而復始,然後漸漸加劇,因為他身上卡到的別人的因果,是會愈滾愈多的。

「卡到因果」就是你在「身心靈」的「靈」的這個部分,變得混濁不乾淨了。那雖然你的身和心本來是健康的,可是靈的不平衡也會久而久之,讓你在身和心兩方面開始出差錯。(「靈」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影響是會比較晚呈現的。)

所以你必須要知道怎麼樣去把你的虧損再補回來,你才能夠再去幫助別人。通常你會需要有地方去讓你接收到更大的正能量,才能夠補得回來,這也就是為什麼古時候有很多「異能者」,他們要去住在所謂的「靈山勝境」裡面。然而,即便你住在靈山勝境,如果你的念是邪的,你接受到的也會是邪氣喔。

「如果你的心不正,你接收到的也會是邪氣。」這不只是說,你在執行這個法門的時候無法連結到正氣,而是指你平常的生活,如果你其實常常是在自私和自我裡面,你身上所具備的「氣」就不會是正的。所以像是「靈氣」這樣的法門,看起來好像人人可學,可是真正給出去的是什麼?這還是跟你的心性最有關係。這跟很多人想去學通靈是一樣的,通靈本來就是人的本能,其實沒有什麼稀奇,可是當你還處在很想要自我證明的階段的時候,你收的訊息就不一定真的會對你好、也不一定對別人好。這些事情的道理其實都是一樣的:任何法門會有益處的先決條件,還是你個人的品格與修為。

所以反過來說,如果你是想接受療癒的人,例如你跑去找靈氣老師做靈氣。可是如果識人不清、找不對人,接受了人家的邪氣,那你花了錢還去接收人家的負能量,就真的叫做「賠了夫人又折兵」了。所以人的能量,最好不要偷懶地想去靠人家給,也不要隨便讓別人伸手進來拿。

所謂「不要隨便讓別人伸手進來拿」,就跟中樂透的道理是一樣的。大家都知道如果你中了樂透,有很多親朋好友就會想伸手進來要錢。如果你沒有智慧去處理這些人情世故,你的錢被拿到後來,自己不僅會被榨乾,最後還會落得糾紛不斷,甚至惹上殺身之禍都有可能。

可是如果你有智慧;譬如說你中了一千萬,你分給父母親兩百萬,然後其他八百萬你懂得拿去投資,很快又賺回了一千萬,甚至是更多。那你有賺更多以後,才再去給誰一百萬、兩百萬,你也是OK的,因為你的財富更多了。可是如果你沒有這個智慧,比如說你有一個好賭的哥哥,他跑去跟地下錢莊借錢,簽了一張一千萬的借據。那你為了救他,就把這一千萬給他,於是你就一毛錢都沒有了。可是這樣做對你哥哥有沒有幫助?表面上似乎是暫時有幫助,然而以後呢?正因為你幫他解圍,他又去賭了。

所以高靈說,為什麼人要救急不救窮?為什麼自己要豐盛是很重要的?因為當你的內心真正有豐盛感時,你的人會亮、整個氣場就會飽滿,也就是你的防護罩會很強大。那你去給人家一點能量的時候,你也不太會虧,你還會是喜悅的。而且你的豐盛會讓你更有膽量、更有眼界去創造更多的豐盛,這樣你才能夠真的一直去提攜別人。

有很多人做身心靈工作,卻一直像在負債,就好像自己都沒有錢了,還去刷信用卡來借別人錢。所以做到後來,他自己就出狀況了、甚至就得到精神病了。那你說他為什麼要這樣?因為他透過他所謂的「幫助別人」,可以得到某種滿足。例如說被人家重視、被人家愛戴、被人家需要...可是那些重視和愛戴,其實都是「假」的。

為什麼是假的呢?因為就好像你領了一筆白花花的鈔票,然後在路上跟大家喊說:「誰需要?誰需要?」那當然一堆人都會跑過來說「我真的需要、我好需要!」然後手就伸過來搶了。在這個其實是跑來搶東西、撈好處的心態裡面,有尊敬嗎?有重視嗎?有愛嗎?你其實根本是在被那些人掏空的。那為什麼可以比較肯定地這麼說呢?因為如果是心態比較健康的人,即便有人拿著錢在路上大放送,他也會覺得:「我還是不要讓自己有不勞而獲的心態,要錢的話,我是可以自己去賺的。」或是他會跟送錢的人說:「有什麼我可以去付出的嗎?我不想要不勞而獲。」

心靈圈有很多人就是像這樣,為了想被愛、被重視、想被肯定的渴望,在到處「兜售」著自己的能量和能力。他們認為自己是想去愛,覺得看見人家展露笑顏是很美好的。可是他的「吸引力法則」所召感來的那些看似可憐的人,其實都是以貪念在佔用和吸取他的時間與能量的。

所以實在來說,最好的靈性工作其實就是辦教育。佛陀的一生就是在辦教育。為什麼辦教育這麼可貴呢?因為透過啟發人們的智慧,讓他們可以去自癒的話,不僅作老師的不容易有自我,當學生的人也會往「我也可以成佛」的方向去開悟的。而佛陀辦教育的方式是建立了僧團,那個目的就是建立起一個能量場很強的「靈場」,讓人們可以藉由去親近、去參與,而在裡面得到更穩健、更不容易退轉的成長。這個大的靈場,讓即便是狀況很不好、很不健康的人去了,能量都可以在那裡得到轉化,提升他自己自我療癒的能力。

那你到佛的「靈場」去,要做的是什麼?你要做的就是所謂的「聽法」。就是透過老師和很多前輩的分享,懂得怎麼去幫助自己的身體、懂得怎麼去跟人家相處...等等。那你就會愈來愈不會卡住,你的負面情緒就會愈來愈少,於是你的思惟就會愈寬廣、愈清楚,你的正能量就愈容易在你的身心靈中流動,外界的負能量就很難流動進來。

因此雖然高靈有時候也會以能量水的方式,讓有些人的身心靈問題暫時得到平衡、卸除痛苦。可是這個也是暫時的「救急」。就像你的腎功能發生了急性的症狀,你當然可以趕快透過洗腎去清洗掉血液中的毒素,度過這個關卡。可是終究要恢復你自身的腎功能,讓它可以自行排毒、可以正常運作,才是治本之道。所以同樣的道理,身心靈有什麼疾病或問題,雖然有很多法門可以去幫你暫時回復正常運作,可是能夠讓你永久地「不需要療癒」的方法,終究只有你自己提升了智慧。

因此真正說起來,除非你學習智慧,否則其他任何人、任何法寶,也都只能夠對你「救急不救窮」。就像你去醫院看醫生,不也是如此嗎?你自己的生活習慣如果都一直不好,你一直生病去找他,他也只能一直開藥給你而已。如果藥吃到最後也沒有效,那就要開刀了;如果習慣還是不能改,身體開完刀還是會再度變壞,那就要再去動更大的刀了。可是你的一條小命能開幾次刀?

現在有一些無法治癒的疾病有家族遺傳性,大家都很怕,可是高靈也說過,如果你吃對食物的話,就算你有這些遺傳基因,那些疾病也不會被觸發。因為這些特定的養分能夠幫助你的身體形成一種能量場,是會讓這個遺傳因子不發生作用的。還有些食物你吃得對,你的五臟六腑會變成對彼此的「支援性」很強,也就是哪個臟器有狀況了,其他臟腑就能幫助它支撐過那個虧損,不會讓狀況擴大。所以懂得怎麼依照自己身體的需求與特質去吃,這也是智慧。那麼一個人去學習諸如此類的這些智慧,這才是可以「救窮」的,他的健康「存款」就能夠愈累積愈多。

反過來說,有很多家族性的遺傳疾病,為什麼真的會在家族裡面實現呢?因為同一個家族的人常常生活在同一個的大環境裡面,很多觀念也雷同;甚至吃的東西、生活習慣也一樣,所以大家就一樣容易發病。因此只有「清楚」,會成為你可以救你自己的「療癒」!也就是不管家裡的其他人怎麼樣「日復一日」、怎麼樣「方便就好」...你都要獨立去清楚自己該吃什麼、不該吃什麼、該怎麼生活、甚至應該搬到哪裡去住才是適合的。如果你有去累積這些清楚,那就算家族中有很多人都發生了同樣的疾病,你也會因為這些清楚,而能夠保有健康的身體,連「療癒」都不需要。

不過說得簡單,要找出能夠保有自己健康的「清楚」,其實是一個「大工程」。它是需要長期細心去覺察自己的身體變化,與所吃所用的東西之間的關係,才能愈來愈知道的。所以大部分的人就是「睜一隻眼、閉一隻眼」,過著「現在沒有病就好」的日子。等於說,大家連自己對待自己的方式,也是在「溫水煮青蛙」的。只要沒有立即的痛苦,他就丟著不管,只要習慣上比較方便,他就按照習慣來做。

所以什麼是「修行」呢?古人說的修行,就是去覺察自己的每一個習慣,會為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因果?然後身心有了狀況,又可以怎麼補、怎麼解?這個才是「修行」的真義。其實「中醫」就是透過這樣的「修行」而發展出來的智慧。我們現在很多人不都受惠於人家累積出來的這些智慧嗎?像是針灸,它就是發現刺激某些點,可以提醒某些不工作的臟器或系統恢復工作,於是你原本身體的失調,就可以恢復平衡。也就是說,針灸就是去刺激你的身體,讓它自癒的。

再例如中醫說的「補氣」或「洩氣」。這個「補氣」也不一定是說,你的氣不足所以要補氣,有的時候是本來應該跑到胃的氣,結果卻跑到腳去了,那麼透過某些反射點的刺激,就可以把那個氣引回到它該去的地方,於是你的症狀就痊癒了。同樣地,氣功師父用手放在你身體的某些部位進行治療,跟針灸的原理也是一樣的。它有點像是一個放電,讓身體某些系統受到啟動,於是它又可以自行運作了。

所以你看,人是可以有這麼厲害的自癒能力的,而且也有這麼巧妙的方法,是可以去啟動它的,這些都是智慧。那麼人生中,還有多少事半功倍的途徑,是你可以去幫助你自己逢凶化吉、甚至心想事成的呢?倘若你願意對你的人生這麼去研究,這個才是真的有在「修行」喔!這也才是佛說:「無須外求,人人都可以成佛」的意思。那麼,你要不要走這條路呢?還是要一直覺得自己很渺小、很脆弱,事情發生了就只好交給手術檯、保險公司,然後在那邊手足無措呢?有些人總認為,他人生的不好都是被別人拉下去的,他總在怨恨為什麼我的人生是這樣?我的家庭是這樣?這個社會是這樣?

其實,還不如問問自己,我願不願意就從現在開始,為我自己的未來,奉獻出更多的「修行」呢?

※文章歡迎分享,請註明出處連結

​連結已複製!

4393328_91475 [轉換]2-01.png
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畢。經歷自基督教、佛教、新時代身心靈課程之洗禮,已實修四十多年、專注於樸素禪修三十餘年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