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園的入口,小孩看到了巨型的裝置藝術,竟然嚇到了!抓著爸爸的衣角大哭起來,喊著不要進去;年輕的媽媽在一旁拎著水壺,吃吃笑著拿著手機全程拍攝下來,接著上傳臉書跟親朋好友分享。
在爸媽的心中,孩子的童年是如此有趣可愛,或許很想保存到將來。但如果要上傳臉書給親朋好友共賞的話,就要再想得遠一些了。
如來說:對待孩子,我們一樣要懂得「隱惡揚善」。
小孩子已經三四歲,其實聽得懂周圍的人言語中的情緒與感覺。如果爸媽將孩子的糗事上傳臉書,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是什麼呢?
眾親友見到他時,便把他這件糗事拿出來講,甚至於說:「你好膽小喔!」本來只是想逗逗他,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會覺得很沒有面子。而眾人逗弄消遣的態度更傳達出一個信念:感覺到害怕,是件羞恥的事。於是孩子的思想中,又多了一個用來看不起自己的觀念了。
接著,父母親的臉書如果也有加其他家長為友,影片便很可能從幼稚園家長的手機那裡,再被孩子的同班同學看見,變成同儕都知道的一個笑柄了。
如來說,有時候這樣的影響甚至會是一輩子的。
曾經有人只因為小時候發生過一次糗事,在學校被取了一個搞笑的綽號以後,這個綽號就這樣如影隨形,跟隨著他經歷整個求學階段。當大家用這個綽號去叫他的時候,不知不覺就對他比較隨便、比較不會去尊重他;而這個孩子也不知不覺地習慣了這樣被對待,把它視為正常。於是就像姓名學的道理一樣,這個綽號實際上降低了這個孩子的自我價值感,影響了他一輩子對自己的「人設」。
甚至於明明已經長大了,還是有長輩或同儕會替他「永久流傳」那個孩提時代的糗事與綽號,老是在公眾場合說:「哈哈他以前怎樣怎樣…」結果又把他在別人面前的自信心拉低了。
所以為何親子教育也要注意「隱惡揚善」呢?因為父母親其實是「掌握著孩子的『吸引力法則』將往何處」的關鍵人物。
所謂的「隱惡揚善」,就是遇到孩子有好的表現、好的作為與心態時,我們不妨在人前多加讚美、分享;可是當孩子有犯錯、出糗,或任性妄為的事情時,我們最好私底下教導,替孩子留顏面,不要到處去說。
能這樣做的話,你覺得頭痛的小孩,反而才會愈變愈好。因為如果他做好的地方你還是有看見,跟別人談話的時候講的也都是他好的部分(揚善),他就會更深刻地感受到你對他的愛與包容,也會更願意去改變他自己。同時,當親友也都用比較正面的、看好他那個角度去看待他時,他就會想要表現得更好了。
反過來,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讓你很頭疼,就常常在親友間訴苦;雖然你也許獲得了短暫的情緒宣洩,可是卻讓他在親友的眼裡黑掉了。那麼小孩子就會更恨你,他就會故意去成為你所討厭的樣子來氣你了。
而且,那個在親友之間一直訴苦,或者去講家庭中誰誰誰不好的你,雖然會得到別人表面上的安慰或同理,可是在潛意識裡面,人家卻是把你看低的。因為人家從你那裡得到的感覺就是:你們就是一個問題家庭。
所以你的「隱惡揚善」,或是「隱善揚惡」,其實都是在啟動「吸引力法則」,決定孩子與你的家庭未來的發展方向。這就是如來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經說過的:「說吉祥話很重要。」不是過年才要說吉祥話,「說吉祥話」是每天在人我應對中都該養成習慣的事,因為它是真的會影響你的生涯發展的。
你可以去留意,愈是居高位、愈是在上流社會的人,都愈會注意自己的言詞;而文化底蘊愈深厚的地方,也總是愈重視說話的藝術——從古至今都是一樣。為什麼呢?因為利害關係愈嚴重、愈複雜的地方,大家做什麼事就會想得愈遠、考慮得愈周到,不敢隨便忽略別人的感受與相對立場,以免一不小心得罪別人害到自己。所以在那樣的環境中成長或生活的人,無形中就會變得更有智慧,可以看出很多事情該怎麼說,才能夠趨吉,也可以避凶。所以「說吉祥話」是處身在上流社會中,一種很重要的能力;也是人家判別你的素質,決定能不能和你「有關係」的重要指標之一。(古時候你說錯話,甚至可能會連累別人被殺頭的。)
即便是在現今,你看到檯面上發言似乎「很民粹」的政治人物,其實私底下在待人接物時,也是客客氣氣超會說話的(你看他去跑各種場子時就知道了)。所以人家在檯面上的「真性情」,其實也是演給一般老百姓看的;政治人物能走到上層、能坐穩高位,都很懂得考慮別人。(先不論他是純粹為了自利或是真的有其理想)
所以如果你不懂得說話的「吸引力法則」,平常自己也沒有多去「覺」—透過對照去看見習焉不察的盲點,那麼不只是在親子教育上容易產生負面循環,在自己的生涯發展上也會莫名其妙地,一直踢到隱形鐵板的。
最後,從「隱惡揚善」延伸到人我之間相處的智慧。如來說:人我之間最需要學習的,其實是「隱藏」與「保持距離」的藝術,反而不是「如何拉近彼此關係」。
大家來到世界上,都有很多所求、也有很多恐懼,所以彼此用各種名義與招式去拉近關係;互相依賴、牽絆的行為,是早就在多生多世中,學習得很熟練的反射動作了。可是如果這些大家拉來的關係有這麼美好,為什麼大部分人最受苦的議題,也還是來自於關係呢?所以「如何保持距離」與「如何隱藏你該隱藏的」,反而是人際之間能夠清爽、健康;彼此能夠維持尊重很重要的學問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你是有質地、有理想,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人,那麼懂得在關係中「隱藏」與「保持距離」,你才能夠擁有更多你可以駕馭與運作的空間,讓你自己這一生想要去做的事,真的可以大功告成。
上述這段話中的學問很深,很多人為什麼年輕時本來有很好的初衷、才華、願景想要去實現,最後卻壯志未酬?如果你仔細去探究就會知道,很多時候正是因為你沒有智慧去拿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所以你本來該走的路、該做的事,就被台語形容為「搓湯圓」的過程—在人生各種階段的「情」與「義」中—被搓掉了。
這其中的道理與智慧要去深談的話,又需要另闢篇幅,就先留給有心人去尋思與參究了。
----學習智慧,生命不浪費----
圖:京都 哲學之道的黃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