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4393328_91475 [轉換]-01.png

章成禪師對你說

文章不定期更新,歡迎訂閱電子報以獲得最新文章消息。

《深度了解「念力」的奧秘,用對你的吸引力法則》

2017年舉世最重大的新聞之一,就是美國的科學家團隊,以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推論的重力波的存在。因為新聞報導只是從天文研究的觀點去談重力波,所以很多人認為離自己很遙遠,對實際生活沒有幫助。其實,透過重力波的證實,人類將逐步揭開這個世界更深的運作奧秘,因而懂得該如何創造自己的命運,這不是非常重要嗎?

為何這麼說呢?因為意念其實也會形成重力場(也就是造成時空的扭曲)。現在科學家終於有能力測量到重力波的存在了,那麼以後便有可能測量到,意念與意念的互動之間,也能產生重力波,那麼他們將觀察到靈性領域裡一直在談的:在物質世界背後,意念的力量如何運作。

現在且讓我們繼續走在科學之前,通過如來給予的訊息,來談談「意念重力場」。

#意念透過交流而產生威力

意念也會形成重力場,這就是所謂「心念的力量」。所以很多人聚在一起時,重力場就會增強,而重力場的特質之一,就是「有加速能力」,所以「因果」(原因與結果之間所需的時間)就會縮短。你只要記得一個原則——「愈緊密,因果就愈加速」——這與科學家觀察到,質量愈大的物體,重力場就愈大,是完全一樣的道理。(註1)

而以後他們就會發現,這本來就是一樣的事情。所以,這也是為什麼在網路時代,大家更密切的交流和聯繫以後,會造成一種社會演化的「加速作用」,顛覆很多人對事件發生所需時間、以及規模的預期。例如很多事情以前要十年二十年的演變才會發生的效應,現在只要三、五年就會發生。網際網路的出現,造成了意念交流的密度被空前的提升,於是任何事情放上網路,網路就會展現出「因果的加速器」的特質。

#集氣祝福或祈禱颱風轉向是可行的嗎?

意念的力量真的很大,但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,變成誇大了「自己的意念」對於萬事萬物的力量,這種狀況常見於心靈圈很具有浪漫情懷的人身上。例如:

集眾人之力,去為一個人「集氣祝福」,到底有沒有用?如果要以結果而論的話,實際上,無論有多少人為一個人祝福,其影響力都比不上這個當事人能夠給自己祝福。因為他自己形成的重力場,對自己的影響是最直接而巨大的。如果一個人自己不能祝福自己,再多人所謂的「集氣」,那個影響力都是微乎其微的。因此如果要集氣祝福,真正比較可能發揮出成效的作法,是真的要告訴對方、讓那個人充分的感受到眾人的心意;因為感受到很多人的心意,就比較有可能引發這個人願意堅持想要復原的意念,讓自己朝著療癒的方向走(但也只是「比較可能」而已)。

因此當我們提到意念的力量,並想用意念的力量去改變外在的人事物時,你必須考慮一個因素:別人的意念也是存在的。

至於冥想祈禱颱風轉向或地震不發生,這是可行的嗎?不要認為只有人是有意識的,地球也是有意識的;地球相較於人類,其實是更大的靈(就如同身體意識之於細胞意識)。所以地球有它的運作模式,這個運作模式也有它的需要和理由,你認為沒道理或不喜歡的,地球意識卻不會這樣去看。因此祈禱地震不發生或颱風轉向,人的意念的影響力其實也微乎其微。總之,用人主觀的、一時一地的喜好去希望自然如何運作,不僅不會有效,也不是明智的。

#真心接受無常的人反而比較不會遇到無常

有一個真正的重點,才是我們該關心的:當你在祈禱或祝福的時候,真正產生最大影響的,是對你自己。也就是說,你的念力確實會影響人,但那個人就是你自己。可是,人真正的「念」跟自己在「想」的,常常是剛好相反的。

這個真相很微妙,需要你細細地觀察才會發現。例如有的人看到別人發生災難了,頭腦裡想的是:「啊!但願他們安好、通過難關。」這似乎是出於愛,但他真正的「念」其實剛好相反,是出於恐懼、是聚焦在災難的恐怖感上的。它真正的內容是:「我好怕這發生在我身上,我不要這發生在我身上」但是因為現實中自己確實沒有遭遇到,其實是有慶幸感的。於是「還好這不幸沒發生在我身上」的慶幸感又造成了內疚,頭腦就會趕忙將這種慶幸轉以「祝福」或「同情」的表達去取代,以避免內疚。

所以他雖然在祈福和關心,可是那只是表層的部分,內心深處並沒有真的在關心他者,而是在關切自己。或者說,他是透過關切他人的悲傷在關切自己的悲傷,而這個關切自己的念,其實從頭到尾就是被嚇到了!所有反應都是「我好怕這個發生在我身上」的變貌而已。那麼他可能認為自己是在虔誠的發送祝福、送光送愛,然而真正的結果是,他愈是如此想要迴避這份無常,就愈將帶有這份恐怖感的類似事件,更往自己的生命中拉近(吸引力法則)。也就是自己碰到的機率反而變高了。

所以重點是:「念」不是你頭腦「說的話」,而是你的心境「黏」在哪裡?

有力量的是後者,而非前者;「吸引力法則」是根據後者而運作的。所以所謂的「正面思考」,很多人是基於害怕某些狀況發生而刻意去「想」的,但愈是刻意這麼做,相反的事愈容易發生。反而一個能真心接受無常、坦然面對各種可能的人,他的人生比較不會遇到「無常」;他就沒有「無常」的功課。

上述的道理如果深入下去,你不僅會悟到所謂的「人生功課」是怎麼回事?還會明白為什麼往往只有「逆向操作」才有可能解脫你人生遇到的困境。但若引伸下去篇幅就太長了,留在課堂上解釋,請有緣人可以到課堂上來探討。

#真正的富有要以感謝去吸引

所以通常,人一直在要的東西,就會愈要不到。比如有的人覺得自己很貧窮,他就一直去賺錢,他是在「要富有」。可是他雖然有很多錢了,你會看到他內在還是很貧窮,因為他還在更狠、更用力的去試圖賺更多錢,甚至犧牲健康、良知也在所不惜。這證明無論他要了多少錢,他就是要不到「富有」。

如果誠實去看自己一天24小時所作所為底下的真正動機,可能會發現我們幾乎都是在「要」——因為「要」什麼所以才去「做」什麼。可是那個「要」的後面就是基於「我沒有」;是根據「我沒有」而去做的。那麼出於「我沒有」而吸引來的「有」,就會一直讓你感覺到「我還是沒有」。所以人類的匱乏感數千年不變,到現在還在受貪婪之苦。

那麼,如果你真的想要「富有」,正確的方式是什麼呢?其實是要逆向操作,從感謝開始。如果你能真的開啟感謝意識,由衷地對生活感到感謝,這就是有了「富有的感覺」;接下來你再透過感謝去反省,調整你做人做事、做生意的方式(就是感謝之後一定要有相應的具體行動),你就會逐漸堆疊出一個「以富有感聚集出來的生活架構」。當它愈大、愈持續,重力場就愈強,它就會變成一個「富貴的加速器」,把會讓你愈來愈富貴的人事物與智慧(是真的讓你能感到享受的那種),都愈快地吸引過來。於是你的日子真的愈過愈豐盛了,這就是人生能夠倒吃甘蔗的原理。

#騙得了別人騙不了因果

最後舉個例,來讓大家更清楚。現在有很多網紅,知道要持續受關注的方式,就是要追著時事發表評論。可是很顯然,哪有一個人可以對任何議題都有清楚的研究呢?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,這時候他們就面臨抉擇了:對於不清楚的部分是要忽略過去?還是先花時間弄清楚再評論?但也許等你弄清楚,那個大家最關切的發表時機點就過去了。

好,我們假設有個人,他總是在第一時間發文發影片,搏得流量。可是那個內在的「念」,其實都是基於「想發展自己」——也就是「我還不夠、我需要趕快抓住機會」的焦慮感。那麼實際上這樣的念滾出來的人生風景,即便你從外在看,覺得他好像很風光、受矚目、名利雙收,可是其實他的焦慮感不但沒有減少,還會一年比一年更為加重(因為擁有愈多心愈貪)。所以那個他吸引來的成功架構,竟是讓他受苦的(所以這樣算成功嗎?)。

可是如果他知覺到這個抉擇的狀態,然後回到「感謝、反省、奉獻」的模式去思考,他就會感覺到:「不行,我做這些的目的,本來是希望真的讓社會更好、更清醒,那我就要提供給別人公允的觀點、寫出扎實的東西,要穩扎穩打的去做才是對的。」於是他會再多徵詢一下事件各造的想法,再多做一些功課,晚一點兒下筆;寫出更成熟、對大家更有提升幫助的東西。那麼他發表以後就會睡得安穩、心裡感覺踏實、喜悅,情緒就不太會被點閱率所牽動。而他多花時間所做的功課也會在未來,累積成他更能舉一反三的能力與視野。這樣經營下去,他言之有物的作品也會慢慢會累積出群眾,就會以一種倒吃甘蔗的方式去成功。他就不會愈做愈患得患失,愈患得患失就得用愈扭曲(或鋌而走險)的方式去維持假象了。

相反的,那些常常意圖在第一時間蹭熱度、蹭流量的網紅,「夜路走多」之後,終於遇到一次「說錯話」或「酸錯事情」的表現剛好被炎上,好不容易建立的IP就整個崩毀了。這就是印證了如來說的「DNA反轉法則」——你愈要,反而愈要不到。

可是這種抉擇,是存在於很私密的一念之間,如果要用頭腦來告訴自己或別人:「我是對的、我說這些是出於社會公益…」這也許暫時可以掩飾過去。可是你的「心念」在「意念重力場」裡吸引來的因果,不會從別處堆疊起來,只會跟隨你的念之所起。這就是俗語說的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。

所以「因果」,真是最能給人「震撼教育」、最能「直指人心」的!

註1:有關「時間」、「空間」以及「重力」的本質,請參考「都可以,就是大覺醒」一書(商周出版)的第二章「超越時空的自由」。

※文章歡迎分享,請註明出處連結

-----學習智慧,生命不浪費-----



​連結已複製!

4393328_91475 [轉換]2-01.png
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畢。經歷自基督教、佛教、新時代身心靈課程之洗禮,已實修四十多年、專注於樸素禪修三十餘年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