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4393328_91475 [轉換]-01.png

章成禪師對你說

文章不定期更新,歡迎訂閱電子報以獲得最新文章消息。

《當生活讓你四分五裂,什麼使你歸於圓融?》


《當生活讓你四分五裂,什麼使你歸於圓融?》

問:我們活在這個社會就無法避免有多重角色,在父母面前要扮演子女的角色,在子女面前又要扮演父母的角色;在下屬前面要扮演長官的角色,在長官前面又要扮演下屬的角色…。每個人對我都有所定位、有所期許,在我能力範圍內,我會盡可能做到,但在多重的期待交錯在一起拉扯時,事情就變得很複雜,有時候很難同時去扮演好這些角色,該如何拿捏尺度呢?

老師:你的人生要歸於你的心,去回應萬事萬物,這樣自然會有一種整合跟不衝突。⋯⋯

(閉眼沈默半响)

剛剛高靈給我一個訊息,祂讓我看一座金色的廟宇。祂的意思是說: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所求,可是一座廟就可以應所有人的所求,你要的答案就在這裡。真正能讓你從容回應應萬事萬物的法門,是當你成為一座廟宇的時候。

如果你只想維持凡夫俗子的意識程度,卻立志要做個好兒子、好爸爸、好老公、好老師……,這樣會完蛋,你勢必反而四分五裂,沒有好日子過。你要立志成為一座好的廟,廟裡有一尊佛,當你把佛的清晰活出來,你才會有超越別人頭腦的智慧,才看得出來他真正要的是甚麼,而且也不一定要滿足他所要的,給或不給都有你的智慧和慈悲,你的心就會平靜。

例如如果你活得比你的父母小,你就沒辦法為他們服務。不要活得比任何人小,這並不是自大的意思,是要有那個心跟智慧。譬如怎麼做對你父母才是真正的好?你要有一番見解,要有自己的中心。你也許會去扮演不同的角色,但甚麼時候去扮演?什麼時候不扮演?都是自己可以決定,不是父母、別人決定的。並不是甚麼都順著他人就是有心,有時你不順從別人的期許,或許他會有所反彈,但若你夠清楚、夠瞭解為什麼這樣做比較好,你也會笑笑的接受,不會受到情緒的震盪。你會等待適合的時機才給對方,他真正需要的東西,等到他感到益處的時候,他就會覺得你真的比他更知道,什麼是比較好的選擇。

那麼要怎樣培養這樣的智慧呢?先從有心開始,也就是有意願與誠意去深入瞭解人生的很多真相、瞭解自己和別人。有這個心去深入,漸漸就會有智慧,漸漸就不會被情緒抓住,慢慢地你就會感受到心裡坐著一尊佛。所以你們為什麼來上課?就是為了要讓你們的存在變成一座有智慧的廟宇,讓你心裡面在作主的,是一尊清晰的「佛」。

——–學習智慧,生命不浪費——–——– 跟著老師樸素禪修:http://blog.xuite.net/mark001tw2009/twblog/152374389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–




​連結已複製!

4393328_91475 [轉換]2-01.png
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畢。經歷自基督教、佛教、新時代身心靈課程之洗禮,已實修四十多年、專注於樸素禪修三十餘年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