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車擦撞慘遭棒毆、勸戴口罩遭到打斷肋骨、挖眼、殺害...沒有深仇大恨卻可以痛下殺手的狀況愈來愈頻繁,你是否發現這個趨勢呢?其實,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,走到了太極的「黑」的部分了;但是也因為有這個「黑」,才會有未來的「物極必反」。
眼下的社會治安將會愈來愈亂——這是全球性的,不只是台灣——它會繼續直到反轉點發生。所以這幾年,化解自身情緒、建立能夠趨吉避凶的言行習慣,是很重要的學習。底下文章是出自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一書,提供給有心學習的人參考。
《社會上到處是情緒汽油桶,你會不會不小心丟出一支番仔火?》
丈夫打電話對太太說:「今天晚上我不能回來,那晚餐你自己看著辦。」
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要告訴對方:「我晚餐不能回來跟你吃了。」但是好像又不只是這樣,對不對?為什麼要用「自己看著辦」這樣低溫的詞句呢?
「沒有啊!我沒有什麼不好的意思,我只是說我晚餐不能回來跟你吃了,所以你就看你要自己煮還是要出去吃...」如果太太聽了「自己看著辦」覺得不爽,而提出了反問,先生恐怕會這麼回答。
我們暫且相信,這位丈夫真的不是有意的;可是,他可能需要去察覺,自己有沒有在說話的時候,其實已經慢慢變成這個模式,也就是講出去的話都會「衝」。
很多人都沒有察覺自己積壓的情緒,其實都已經化為語言文字,在生活中「禍從口出」了。為什麼說是「禍從口出」呢?第一點,你的人緣會不好。例如有的人的幽默,經常都是在揶揄別人,雖然自認為只是說笑好玩,但其實是一種攻擊情緒的變形。被揶揄的人是不舒服的,只是不想破壞氣氛,每每就讓它過去了,可是等到將來你出糗的時候,他們就會在背後對你落井下石了。
第二點,你會把「小事變大」。現在很多人平常心情已經不是太好,甚至有的人焦躁的情緒就像一桶易燃物,早已累積多時了,結果你一句帶有負面態度的話語或動作(也許你覺得沒有什麼),就彷彿「一支火柴丟進汽油桶」,讓他炸鍋失控。前陣子藝人與計程車司機的暴打事件,或是在台中東海夜市狹路相逢,互相追打衝撞的兩車,正是最明顯的例子。雖然大家很熱衷討論誰對誰錯,但心裡也知道,鬧成這樣,又開記者會又互告,最後還是兩敗俱傷的。
其實很多人在事情鬧大,變得損失更多的時候,也會覺得很划不來,所以事情不是只有「是」與「非」;倘使能夠減少這些爭端的發生,活在平安的人生軌道裡,不是更好嗎?那麼第一步要去覺察底下這個重點了:
*我有沒有發現自己平常已經累積了很多情緒呢?自己的談吐或行為,是不是已經形成了一個容易引發衝突的模式呢?
如果你不確定的話,那麼請再看看下面這段話所描述的狀況,與你相似的程度有多高?
『我經常有種「豈有此理」、「應該教訓他一下」、或「很看不慣」、「社會(地球)就是被你們這些人搞壞的」生氣情緒。』
上述這些意念在你的生活愈常出現的話,你就是愈容易「禍從口出」的人喔!因為你看不爽的事情,會在你的心裡製造一個「情緒敏感點」,這個「情緒敏感點」就像一個雷達,無論你去到哪裡,它就會自動偵測你所在的周遭環境,有沒有討厭的人事物或言論存在,這就是所謂的「孕婦效應」(名詞解釋請再GOOGLE)。所以逐漸地,你就會覺得四周看不慣的事情愈來愈多,而你內心的OS;批評與咒罵的比例也會愈來愈高。這時候還會有一個附帶跡象:有的人會情不自禁追著電視的政論性節目一直看,或總是很愛看網路上撻伐新聞人物的酸辣留言,欲罷不能。
當「情緒敏感點」成為主導你的注意力所在的東西,你會沈溺在你給自己轉動出來的「負面萬花筒」中,而遮蔽了在你生活中,本來也存在的、正對你產生貢獻的、值得你去感謝的人事物(會視而不見)。逐漸地,你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太糟、人類太壞,心情就漸漸從悲傷轉為憤怒,情緒累積愈來愈多。同時,你的觀點也會變得很固定,對於一件事情,很快會好惡分明,看不到更多角度。於是只要遇到自己看不慣的事情,情緒就很容易發作起來;所說出去的話,就會不知不覺偏向於嘲諷、責備、打擊和對抗的態度。
那些在社會新聞裡面所發生的鬥毆、暴力甚至殺害等等的事件,事實上很多涉及在裡面的人,他們平常都已經生活在這樣負面循環裡面,只是終於「夜路走多碰到鬼」而已。他們的「身口意」,就像一個人開車的時候常常做出很多危險動作,當然總有一天會發生事故。
所以別忙著感嘆亂世,從自己修起,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。說實話社會演變至今,已經到處都是隱藏的壓力鍋、汽油桶了。如果你有從自己修起,遇到狀況時,也許因為你多給了一個微笑,或少講了一句辛辣的話,一場大災難就避掉了。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喔,看看近年來社會各角落發生的衝突事件,常常都是起因於一句話說得很傷人、或一個動作顯得很沒禮貌等等。所以當你願意從自己的日常言行修起,雖然看起來都是小事,但實際上幫助是非常大的,因為你是在無形中趨吉避凶了。
說到「禍從口出」,其實最直接的危害,是夫妻關係(或親密關係)。
夫妻之間其實是人際關係裡,最多語言暴力的;人在外面對朋友、同事、或陌生人講話,都會比較客氣,可是對另一半講話,就會很隨意地拋出情緒和負面態度。當然,如果兩人大部分的時間都有愛的流動,那麼偶爾的爭執或口角,反而是彼此增進瞭解的機會;可是如果你們已經形成一種情緒性的說話模式,卻覺得沒有什麼、不需要改變,那麼這就像拿一把鋸子,天天去鋸一棵大樹,總有一天你這棵婚姻之樹,也會應聲而倒的。
為什麼呢?很多夫妻都知道,兩人心裡面的距離會漸行漸遠,都不是生活中發生了什麼大事,而是很多彼此之間的對應,常常陷入一種不開心的循環模式才造成的。而為了不想要老是為了這些瑣瑣碎碎的事情吵架,就會想要開始用一些表面應付的辦法去避免衝突,於是就漸漸演變成「各過各的」了。然後走到這一步時,就不禁會想:那人為什麼一定要結婚呢?結這個婚幹什麼呢?心裡對人生也會有一種無奈和不甘。
更嚴重的,是那種吵起架來會摔東西打人、拿菜刀互砍、最後會上社會新聞版面的夫妻。若你去瞭解他們日常的互動,他們更是情緒一來,想說什麼就說什麼。例如「你去死啦!」這樣的話早就經常掛在嘴邊;而勃然大怒時,各種狠戳對方痛點的難聽咒罵,更是毫無保留。然而由於每一次吵架,雙方都習慣不停往火上加油,有一天,真的其中一句話就會應驗了(這也是吸引力法則)。
例如「你怎麼不去死一死」說多了,有一天剛好兩人爭執得比較激烈,真的一個情緒上來,有一方就會去死了。因為在人最傷心難過的低潮時,一時衝動,這句對方的氣話就會變成一種催眠一樣的指令,讓這個沮喪的人想去實現。可是如果對方真的死了,在對方死前說這句話的人,就再也無法挽回了。
所以請記得,夫妻之間因為彼此太熟,漸漸在不高興的時候,什麼話都說得出來,這種演變是最危險的狀況。所以夫妻還是得保持一定程度的「相敬如賓」,有些傷人的話再怎麼樣就是不能講的。
所以,如果你發現自己平常的言談,確實常常夾帶負面情緒,自己又好像很難煞得住車,那麼底下有三件事,會有助於你改掉這個習慣。
1.記得是你自己,選擇了現在這個人生軌道:
也許你每天被很多的麻煩事弄得很生氣,可是要想到這裡面也是因為有你要的,你才選擇這樣的人生路。
例如你是一個計程車司機,你載到喝得醉醺醺,又酒品不好的小姐對你發飆,你覺得很想揍人,但這時候你就要想到,為什麼你要選擇深夜來開計程車呢?為什麼要到酒吧附近去招攬生意呢?不就是因為錢也比較多嗎?既然如此,那麼深夜開計程車,本來就會有很高的機率碰到喝了酒的乘客、或是比較特殊處境的人,這就是這個軌道的生態。所以你心裡就要有預備,要更願意學習怎樣平順地處理掉這些狀況,不然,其實你是不適合在深夜開計程車的。
記得是自己選擇了現在的人生軌道,所以才會碰到軌道裡出現的這些事情的,倘若單點地去看待眼前的狀況,會很容易陷入當下的「對」與「錯」,卻忘記任何生活的軌道都有你需要去學習的事,你才能待得下來的。
2.記得有很多人,其實也都曾經包容過我們的不成熟,或多付出給我們一些些,我們才能走到今天。
這也是如來常說的「感謝」。我們也有亂發脾氣、做錯事情的時候,那時也是有人必須去承擔那樣的我們所造成的困擾。常常看到這點,心裡就會有感謝,那麼遇到別人態度不好、口氣差一點,你就會願意多給一些些耐心去等待、多用一些些智慧去引導。
例如在夫妻之間,看到對方有不好的口氣時,就要去回想:那麼對方平常是不是也有在別的地方容忍我呢?如果有,那也是多虧他了。這樣去回想,你就願意在這時候,有更多耐心去包容和回應了。其實,在親密關係中,若你是那個願意包容對方多一點的人,你絕對不會吃虧的;因為你們的相處如此密切,就像兩個相依運轉的齒輪——你的轉動改變了,對方一定也會跟著改變的。所以「從自己做起」,終究你會帶動出你想要的相處方式。
3.生活中累積的情緒,要找到癥結點去一個一個鬆綁。前兩點是治標,第三點則是治本。
「情緒」或「壓力」都不是問題的本身,只是問題的癥狀;現實生活中一定有每每碰到就無可奈何的事,才會打上心結,而有情緒。所以我們要在自己無可奈何的事情上,去搜尋新的角度和視野,一旦看到解決問題的曙光,你就會脫離負面情緒了。就這一點來說,自己摸索當然也可以,但是跟好的老師學習、求教,速度一定會加快很多。古人說「與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」,就是在形容這種經驗。這種「一席話超越十年摸索」的方法,是做生意的大老闆最喜歡用的,他們願意花大錢去聘請頂尖的顧問,就是因為他們知道一個「不同角度」,可以對事情有多麼大的幫助。
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人生在家庭、工作、或是其他方面,已經打上了不少心結、或遇到瓶頸,常常會引發你的情緒,那麼你可以來上課,認真地學習智慧,這就是最治本的方法。
*
很多人知道自己的身口意有問題,需要調整,所以才去接觸宗教、接觸修行,可是修行不是重複在那裡念經、拜佛、參加法會就可以的。你要就你的情緒去「看」——錯的你要認錯、對的你要去感謝——就是要從這些看似簡單的基礎去做,你才會真的開始對所謂的「智慧」有所體會。如果這些不做,一直看佛經、念佛經、做儀式的話,你會愈修愈歪,愈念愈糟。為什麼呢?因為你反而變成一個包裝得很假,卻愈來愈貢高(驕傲)的人了,你的問題變成沒有人敢跟你講。為什麼很多人對那些自稱「學佛」的人會覺得反感呢?就是感覺到這些人一直在那邊滿口佛話,高來高去,可是真正跟他們共事時,卻發現他們的行徑如此自私,讓人覺得所謂的「修佛」變成了一副假面具了。
就例如說,「吃素不吃素」那篇文章曾經引起很多爭議,可是在爭議裡面,你可以看見一個吃素的人,是不是透過吃素,在內心裡面真正涵養出了慈悲與智慧?還是說,吃素變成了他的「正義」與「真理」,讓他自己和別人的關係,又形成一場充滿情緒和自我的戰爭?本來你是希望自己更有愛才去吃素的,但弄到後來,為什麼又因為你說的愛而去憎恨呢?
所以改變這個世界真正的方法,是照顧自己的心念,修自己的身口意,而不是去要求別人。例如你看完了這篇文章以後,心裡面感覺到今天對什麼人好像有不當的言詞,你就做一個改變,跑去跟那個人道歉說:「抱歉啦!我之前講那個話,其實是有情緒的,那樣講不好,以後我會調整!」對方也許會說:「沒有啦!我沒有不舒服,不要介意。」可是當你有去講這個話,你們之間所開啟的平行宇宙,其實已經改變了;你們之後的演化真的會更有福氣了。
能夠一直這樣,你人生的版本就不一樣了,不但會趨吉避凶,你的人際關係也會愈來愈好、內心的能量愈來愈盈滿。這樣的你不只是心境更愉快,對別人也會散發出芬芳,讓人發自內心願意去支持你所想做的事。
這裡也可以補充講到,所謂「平行宇宙」真的存在嗎?能不能看得到呢?其實這種「些微的調整所造就的不同未來」,如果你看得到,那就是你能夠看到平行宇宙了。所以「平行宇宙」充滿在你的分分秒秒之間,下一秒你選擇什麼言行,就開啟一個什麼樣的版本!如果你常常有在覺察這個,慢慢地,甚至你可以看到一個心念的選擇,在五年後、十年後、甚至二十年後可能造就什麼樣的人生版本;你會體認到其實每個行動所帶來的蝴蝶效應,都同時開啟了一個新的「吸引力法則」,真的會造就不同的命運。這就是已經有能力看見平行宇宙的存在了。
而能夠看得較遠的人,就會願意早一步去調整自己,就會很明白反省與學習的價值;可是像那種平常已經很習慣說「你去死啦」的人,一聽說要先從自己檢討起、或找老師學習要花錢,他也會說「你去死吧!我才不要。」好吧,那這也是他的命運了。
總之,我們內心的情緒,一直透過我們的身口意在給自己添麻煩,也同時給別人添麻煩。就算你不會捲入網路上的鍵盤戰、或社會新聞裡的暴力事件,但因為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情緒,夫妻一早就弄得不愉快,然後整天都不開心,這也是很多人一直在重複的生活寫照。所以從今天起,請給自己一點微調,開始改變那個「禍從口出」的模式,你會發現,你所體驗到的「功德」,比你誦經念咒一萬遍,都還有效果喔。
----學習智慧,生命不浪費----
圖:恆春 「有點鹹」咖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