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觸心靈成長的學習領域,本來是件很好的事,很多人也都知道,自己是要到這裡面來幫助自己覺醒的,但是既然你要覺醒,這則高靈的訊息就會對你很有益:
「覺醒」的第一個步驟就是:不要加入任何靈修團體裡的「小圈圈」。
視野狹隘的人,常常不知道自己視野狹隘,可是視野狹隘就很容易碰到事情會有情緒,這個情緒又想要被認同,所以就很容易找相同程度的人吸引在一起,發展成一個小圈圈,在裡面彼此催眠、彼此取暖,然後又慢慢會發展成彼此要求、彼此控制。宗教圈或靈修圈裡面的團體,這種陷阱尤其多,但是當你掉入這種小圈圈的人際關係裡面,就會慢慢地沈淪而不自知。
並不是小團體就是「小圈圈」,這裡所謂的「小圈圈」是指:很喜歡聚在一起道人長短、論人是非的人際圈---而這是「小圈圈」最明顯的特徵。
真正「有在修」的人,對於別人的事情,只會拿來反省自己,看看有沒有能夠用來幫助自己成長的養分;可是上述說的「小圈圈」的人,聚在一起都是在講人家的「對與錯」、「好與壞」。因此,你會發現這種「說長道短」還有一個特徵,就是在跟他們談話的時候,你的情緒是會一直被他們拉進去的。
加入「小圈圈」,剛開始會讓你感覺情緒得到出口,終於可以釋放,彷彿大家是在裡面互相支持、互相照顧,讓你感到安全,是很有「情」的;可是待在小圈圈久了以後,害處就會逐漸浮現了!首先,它會讓一個人不知不覺地退步,慢慢地變得更容易被情緒控制。
因為你的觀點與情緒總是會被其他成員認同而強化,讓你在實際的生活中遭遇問題時,更看不到自己的盲點,卻習慣對別人片面的論斷。於是每每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時,你們雖然會彼此討拍,卻實際上對許多人事物累積更多看不慣的情緒。結果有一天,當某件事情碰到利字當頭時,你的內心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對(也許會對別人造成不公平),可是就會突然「有一股不甘心的情緒上來」,一種莫名其妙的衝動就讓你想要狠下心那樣去做。
請記得,當你明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,卻又有一股氣憤的情緒,讓你執意想去這麼做,這就是你「變壞」了,在這個時候你也可以觀察到,自己開始有一種扭曲,例如會給自己一種可以合理化的說詞,去支持自己的所為所為。當你觀察到自己有些這情形時,你就知道你已經為情緒所控制,開始在做按照你的良知,本來是不會去做的事了,這就是待在小圈圈愈久,愈會發生的第一種變化:你在現實中的為人處世,會愈來愈偏頗。
其次,加入「小圈圈」,慢慢會變成被人家利用的「下線」。
「小圈圈」其實就是派系的雛形,「圈圈」剛形成的時候確實會是比較單純的,但是那些成形已久的「小圈圈」---你可以去觀察---就會有隱性的階級存在。即使是在公園裡面,看似無害的「八卦小圈圈」,只要時間一久,就會出現被拗被欺負的成員;因為「小圈圈」表面上有情,但實際上就是一群喜歡計較、想要占人家便宜的人,在用這個「情」去試圖控制別人的一個交際圈。所以每個小圈圈久了以後,企圖心與能力比較強的人,就會漸漸地把手伸進弱者那裡獲得利益,而弱者也會再循同樣的模式,去找更弱者(也許是新成員)下手...就好像一種上下線的關係。很多人在宗教或靈修道場裡面所謂「被騙」、「人財兩失」的經驗,其實仔細去看,很多也就是一個從「小圈圈」→「被控制」→「被榨乾」的過程。
最後一個害處:「小圈圈」會讓人愈來愈窮。
因為「小圈圈」的觀念是封閉的、盲點是很多的,那麼就算一個人過去累積了些許財富或成就,也會開始退步、開始走下坡;久而久之,他的舉止也會反映出窮酸、計較的感覺。那麼只要是過得更健康、層次更高的人接觸到他們這群人,都會馬上感覺到那種器量狹小的感覺,而想要遠離。換言之,這變成了一個「反淘汰」的循環:心態健康的成員會離開、真的能幫助他們往上走的人不會想去接觸他們,只有層次一樣低(甚至更糟)的人才會一直過來聚集...。那麼這些人的人生還上得去嗎?
回顧當初,本來你去靈修,是為了找到「我是誰」,可是在小圈圈裡,你會強化那個讓你愈來愈封閉的「自我」,而不是「我是誰」。所以你要離開「小圈圈」,維持自己是一個「覺醒的個體」,才能夠在靈修的路途上慢慢去知道「我是誰」。
這裡就可以接著談,什麼是「我是誰」,什麼又是「自我」了。當你找到所謂的「我是誰」時,那個「我是誰」絕對會有慈悲、會有愛的;你會真正的去為人奉獻,而不是想去討愛。也就是說,明白「我是誰」的人,他的行為模式一定是從「感謝與反省」出發的,所以對這個世界他會用更多角度去看,並且願意去入境隨俗,因而能夠更有柔軟度,去等待(或引導)別人的成長;而凡是沒有從「感謝和反省」出發的,那都會是「自我」無誤,這一點是絕對正確、也是如何區辨兩者的重點。當然現在有很多宗教人士或政治人物,明明是因為自己想要舞台、想要發展,卻也很敢把「感恩」掛在嘴上,說他們所做的事都是為了回饋社會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不過這樣的人,無論如何嫻熟於包裝,面相是會反映出來的,你看面相就不會被欺騙,但這不是今日的主題,就先跳過不談。
「小圈圈」的害處,當然並不限於靈修領域,所以無論在那裡----包括職場或其他社會社團---你都可以去警覺自己是不是正在「小圈圈」裡面。例如你們一票人在一起的時候,是不是經常把你們的興趣,放在談論別人(或別的團體)的是非、放在小道消息的交換上呢?或是只是在同溫層裡面相濡以沫,並沒有促使你們更有能力去面對現實呢?記得:如果它現在已經是個「舒適圈」,它遲早會變成「小圈圈」的。只要有這些跡象,你就要去調整這樣的互動模式,如果不能調整,那你就要考慮離開,去其他真的能督促你成長的地方學習。高靈說,不加入「小圈圈」,是「覺醒」最起碼的第一步,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的話,還談什麼「修行」、「成長」呢?學習心靈成長的目的,本來是要讓你卸下自我封閉,更輕盈地飛翔在人生之中的,請不要不知不覺地,又跑去跟別人勾綁在是非中,一起往下掉了。
※文章歡迎分享,請註明出處連結
-------學習智慧,生命不浪費-----------
照片說明:京都三条通的可愛的眼鏡店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