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人都不喜歡跟「強勢」的人相處,卻會羨慕「氣場強」的人,所以「氣場強」與「強勢」之間,其實是有不同之處。但很多人沒有好好去分辨其間的差異,於是本來想要展現的是「氣場強」,卻變成大家公認的「難相處」。
例如戲劇裡面的時尚雜誌總編輯、或是大企業接班人,總被設定為恃才傲物、盛氣凌人的角色,讓人又愛又恨。許多社會新鮮人看多了這些,誤以為「展現自己」就是要有那樣的氣勢與姿態,於是連亮眼的成績都還沒有,就在待人接物時處處流露出「眼睛長在頭頂上」的姿態,很快變成了處處碰壁的人。
其實「氣場強」與「強勢」是很不一樣的,「氣場強」是一個人身上的「亮度高」;而「強勢」,則是一個人在秀他情緒的肌肉(引發別人的恐懼)。許多想要自己「氣場強」的人,結果呈現出來的其實是「情緒多」、「姿態高」,那就變成了「強勢」。當然如果你的才華很高、能力很強,人家是會暫時敢怒不敢言的,但是「花無百日紅」;等哪一天你表現不出那個亮眼的成績的時候,大家就會忙著對你落井下石了。
但在真實的世界裡,確實有很多老闆或高層領導人,待人接物是非常「盛氣凌人」或「恃才傲物」的,所以戲劇其實只是反映現實而已。但為什麼有很多老闆會演變到這個方向去呢?如來說,因為他們的個人特質裡面,「目的性」是比較強的;超越了他心中的同理、愛、等等其他的部分。所以當他們付出了很多時間與努力,好不容易創造出成績的時候,他會愈加執著於下一個目標的達成,於是就愈來愈把別人當作工具或資源,變得只重視目的不重視人了。
然而「目的性」愈強的人,也是靈魂中創傷愈深的人,他們的內心也是在受苦的。怎麼說呢?如果你會嚮往成為像電影「穿著Prada的惡魔」中的時尚總編輯那樣的人物,或是偷偷地羨慕可以叉著腰一副不屑表情的人氣明星,其實你可以去看,是你內在有一個受傷的部分,在嚮往著那個範型的。
因為你的人生曾在某個點受傷了,所以那個部分的你就會想要成為「強人」。它會想:「對,我必須成為像某某某那樣的人,才能把誰誰誰比下去。」或是「我如果有這樣的氣場,我就可以不受你們欺負了。」於是很多人就把「氣場強」誤認為是一種「強勢」,變成往這個方向發展。
有一些男生跑去刺青,也是認為這樣自己氣勢會比較強,才不會讓人欺負,只不過他們並沒有想成為「成功的人」,而是被自己的「玻璃心」刺痛,想成為「讓人害怕的人」而已。
然而,刻意去呈現出「強人」的感覺,想要一出場就能夠在氣勢上壓制別人——雖然透過如此的方式,這個目的確實能夠達成,但是在人生的另一方面卻也有所失去——他們會成為顧人怨、不受喜歡、看不到別人對他發出真心笑容的人。所以到最後他們總會覺得孤獨、高處不勝寒;自己無法信任他人,也不覺得有人會愛他。
其實一個人一出場就很亮,這個「亮」又同時是讓人家喜歡的,這才是「氣場強」。這樣的典範並不難找,很多明星都有這樣的特質。例如一個偶像歌手很帥,歌唱得好舞藝又精湛,可是說話卻很謙虛、總令歌迷疼惜,這樣的人就可以紅得很久;如果紅了以後,開始覺得自己是「大牌」,有這樣的能量在言行之間散發出去以後,你可以去觀察,他的星運就會慢慢開始下滑了。
很多藝人並不了解這種能量的魔術:一旦你自認為是大牌,你的事業就會開始走下坡。因為表現出「大牌」的能量,大多數人就會開始討厭你,這是很「動物本能」的反應。因為「大牌」就是一種征服者與宰制者的能量,會立刻引發人性潛意識的防衛與抗拒。
所以人要「亮」(有才華、有能力、有氣質),但是沒有要去「爭」的能量,反而是用這個「亮」去「服務別人」,那就會人見人愛。例如李安導演就有這樣的特質,而這樣的特質是會「保平安」的,可以「亮」得長長久久。與之相對的,有很多網紅走的是情緒路線,他們雖然也有才華、也有亮點,可是因為他的內在有「爭」的能量,所以你可以用較長的時間尺度去追蹤看看,他們的際遇通常會比較坎坷,最終的下場也不會太好。
跟「氣場強」類似的形容詞是「有自信」。很多人也很羨慕某些人看起來很有自信,也希望自己是如此,可是他表現出來的「自信」卻讓別人覺得討厭、翻白眼,為什麼會這樣呢?
其實「有自信」是「已經做好很多準備、也有很多閱歷」的那個你,所帶來的「踏實感與放鬆感」,不是一種「我相信我比你們都強」的競爭心。前者是一種「亮度」,不帶著攻擊性的情緒,這個「有自信」才會成為人見人愛的「氣場強」。
看了上述的分析,如果你感覺你所嚮往的「氣場強」,卻是偏向於很鋒利、強勢、可以走路有風的那種;或是你所喜歡的公眾人物也都是偏向於「咄咄逼人」、「我可以不甩你」的類型,那麼你可以去向內心觀察看看,或許會發現自己其實在人生中,是一直有情緒方面的問題的。也就是說你並不想要帶給人家甜美的感覺,甚至會覺得那很假很噁,你很需要去流動情緒,卻很難去流動愛。
其實,是心理素質沒有那麼健康,才會想要成為一個強勢的人來讓人家害怕。這個不健康裡面可能包含了「玻璃心」與「征服欲」,你才會去嚮往所謂「媳婦熬成婆」的那種景象。
而內心真正強健的人,外在的表達反而會比較含蓄與低調,也就是一般人會覺得他有氣質又謙卑、卻又能把某些事情處理得很好;也就是很幹練卻溫溫潤潤的。所以人家欽佩他的能力之餘,看到他還會覺得甜、覺得喜歡接近。
所以香港電影裡常常把什麼豪門富少富婆,設定成一副威風八面、盛氣凌人的樣子,彷彿認為這就是有錢人的氣場強,其實這是錯誤的。這只是代表這個有錢人的內心,還是有不健康、不開心的那一塊;即使他已經這麼有錢了,對這一塊他還是這麼過不去、還是一直會被情緒控制,而他自己還沒有能力處理這些東西。
如果說到這裡,你覺得這就是你的狀況,你想要知道怎麼突破與轉化,那麼你可以來上課,或是透過個人諮詢,來改變這個部分。
因為人生其實是可以過得很甜,氣場又強的;人其實是可以讓大部分的人一看到你,就會想對你微笑、就想把好的東西引介給你;但在此同時,你還可以讓「想把手伸進來」的人沒有辦法得逞,卻不需要有情緒的。
也就是說,你可以很慈愛,眼光與能力卻很強,這就是真正的氣場強大。
所以真正「氣場強」的典型,正是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」!請想像一下祂的樣貌——表情看起來溫溫潤潤,可是身手卻大器不凡。
如果你在別人眼中已經是一個成功的人,卻必須把自己搞成全副武裝、隨時不好惹的樣子,讓你自己也很少感到快樂,夜深人靜時你就會想:「那我擁有這些,又是為了什麼?」是啊!所以其實,觀世音菩薩的「大器不凡」才是你的靈魂真正想要實現的版本。
而「成為大器不凡」,這個其實就是「學佛」!因為當你是不凡的(有能力),可是又「有容乃大」,你才能同時享受生命的喜悅。
所謂的「有容乃大」,並不是小綿羊等級的「接受包容」,而是當有人把不該伸的手伸進來時,你也能立刻把他的手打下去;然後在打下去的瞬間,你會開懷大笑:「啊!世間的人怎麼像小孩一樣的幼稚又可愛,瞻前不顧後!」
你是會覺得可愛可憫,而不會覺得厭惡生氣的,這個心境跟小綿羊「無力招架的包容」是很不一樣的,這個心境才是我們說的「有容乃大」。
終究,人生的開展不是透過外在的獲得來彰顯自己(這就是所謂的「欲求」),而是透過愛自己、愛別人的流動,去轉動你生命向上提升的太極。後者所開展出來的成就會更大、更豐盛,然而你在精神上會是喜悅、平安,是會睡得很香很甜的——這就是菩薩「利己利他」的雙贏道路。
----學習智慧,生命不浪費----

圖:京都 初秋的大河內山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