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很多家長想把孩子送到國外,認為拓展「眼界」很重要。可是我們不也聽說過很多喝過洋墨水的碩博士,在國外待不下去,回到家鄉也是到處跟人家格格不入,最後落得高不成低不就嗎?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?難不成「眼界」也會害人?
說到「開拓眼界」,一般都以為要去外國見識些更好的什麼,才是開拓視野。其實這雖然值得鼓勵,但也會有弊病;這個弊病就是有了某些眼界以後,反而變成看不見「當下」。
所謂的「當下」,就是在此時此刻圍繞著你的「別人的狀況」。
#眼界不是你看過什麼
#而是你能因應什麼
到國外去增長見聞,你看東西的種類與數量是增加了,但不見得你對「當下」的「敏銳度」是增加的。這兩者是不同的向度,否則就不會有所謂「專家是專門害人家」的說法了。如果你「眼睛的餘光」很窄,就算學了很多東西回到家鄉,反而會到處跟人家格格不入、不知道如何靈活應變,變成人家眼中排斥的三寶,自己卻覺得自己比較優越,這種人也很多。
「眼睛的餘光」是什麼意思呢?例如有的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前方,左右他不看,那就很容易變成馬路三寶。有的人可以看到左右一百八十度,那他在別人的車子才闖入視線的邊緣,就可以立刻做出反應。有的人的餘光甚至能夠敏感到身後的事物,那就能夠同時知道前後車的相對態勢,而無往不利了。
所以什麼是「眼界」呢?眼界不只是你「看過什麼」,更是你能不能「看見當下」、看見「當下環繞著你的真實狀況」。
例如現在開車的人,愈來愈不會禮讓,你就必須在腦中更新你的印象,不能再認為只要遵守交通規則就是安全的。你要能夠「入境隨俗」,跟著時代的改變去做調整,這才是「有眼界」、「有修行」,也才能叫做「看見當下」。雖然你覺得禮讓是個好的文化,你可以去實踐;但是你更該優先知道,社會現在的「實相」並不是這樣的,因為現在整體的駕駛風氣,已經與十幾年前不同。因此你就不能期待別人也會做同樣的事,認為人家「應該要怎樣怎樣」。
有這樣對當下環境的認知,當你的禮讓面對別人的不禮讓時,你才能夠理解、接納,不會去跟人家理論或吵架。而由於認識現在的「實相」,有的時候「禮讓」如果會發生危險,你也就會立即變通,懂得該讓或是不讓。說不定要立刻猛按喇叭、或懂得作假動作去威脅對方,讓對方閃避,你才能夠安全。
#放下應該才能開拓眼界
所以讓一個人的成長最快的,並不是遠渡重洋去留學,而是從切身遇到的事情裡面,去開展出他的「敏銳度」。這就是「眼界」的另一個更高層次的意義——拓寬你眼睛「餘光的寬度」。
否則人學得愈多,也可能愈是活在自己的「理想」裡、「應該」裡,而不是活在實相裡。那這就不是「有眼界」。例如很多心善的人都是所謂的「小綿羊」——在這個社會上很容易受傷、在那個被佔便宜的當下總是不知道怎麼處理、也沒有能力立即做出反應,就只能生氣在心裡。可是這個生氣會導致你更執著地用你的「對」去批判那個「錯」,於是每當類似的事情又來了,你就又會一肚子氣,卻沒有開展出有智慧的應對方法。那你的這些心裡的「對」,無論是國外學來的還是經書裡看來的,都不叫眼界,而是叫做「障礙」。佛法裡說的「所知障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
所以「開拓你的眼界」更是指:要常常放下你心裡頭的「應該」,從各種角度去認識你所處的「當下」。
#修行就是把絆腳石變成你的墊腳石
愈有在做這樣的練習的人,他的心就會愈開悟,然後也就愈能夠突破盲點,靈活地處理事情。那你就會明白金剛經裡面所說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的意思了!至於這個世界,或許真的有很多人的行為會讓你覺得不健康、不OK,那你可以怎麼辦呢?最有智慧的態度,就是「藉由別人的行為,產生自己的反省」。
例如遇到服務不周的商家,別只是生氣,你可以自問:「以後我該怎樣留心,做生意才不會變成那樣呢?」遇到誤會我們的人,你也自問:「如果怎樣說話,或先做什麼核對,就可以減少這類誤會呢?」開車被人家擋了,你就自問:「我要怎樣不會變成擋了人家路,卻不自知呢?」你可以藉由這樣,打開你的「眼界」。
人生能往上走的人,都是藉由別人的行為,產生自己的反省。而方方面面都一直這樣去學習的話,這些「方方面面」就會像是「水漲船高」的那個「水」,讓你的成就逐步升高。並且,當你因為拓展出許多看事情的角度,而體會到做事情可以事半功倍時,若再遇到了別人會覺得討厭或困擾的事情,你就會很「活在當下地」直接去面對和處理、樂於透過學習去跨越這個挑戰,不會像以前那樣氣得整個晚上都睡不著覺了。那時你會就知道,為什麼真的可以有「不抱怨的生活」,其實就是這麼做到的。
當人生的絆腳石出現時,請記得一定有某個角度,能夠把它變成你的墊腳石,讓你不降反升。而「學習智慧」的目的,就是在拓寬這個真正的眼界。
※文章歡迎分享,請註明出處連結
-----學習智慧,生命不浪費-----
圖:京都 南禪寺